1955年10月18日生于上海,1963年9月至1969年7月就读于上海市西华路小学,1973年7月毕业于上海市第六十中学,1975年7月在上海压缩机厂技工学校(钳工专业、半工半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9月考入华东政法学院,完成法学本科(国际法专门化班)学业后,于1983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专业,后重建为法律学系),攻读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98年9月至2001年12月在国际关系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国际关系专业同等学力)。
1995年5月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5月起为复旦大学关键岗位教授,2001年4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7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专业岗位2级教授,2011年2月起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1989年10月至1990年7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作为美中法律教育交流项目(CLEEC)访问学者,从事法与经济学研究,1993年10月至1994年7月根据复旦大学法学教育的需要,作为CLEEC再访学者赴美国乔治华盛敦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进修国际与比较知识产权法,回国后提议创建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和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两次作为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和乔治敦大学从事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法研究,并完成《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法》一书及再版。该书1998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一等奖,并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和上海市法学会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学术或专业兼职包括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WTO法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曾任上海市著名商标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及教育部法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至2010年三届连任),2011年经中国政府推荐,由世界贸易组织批准为争端解决指示名单专家。
曾荣获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1999年首届)、当代中国法学名家(2005年首批国际法学科),上海市教学名师(2006年)、宝钢优秀教师(2005年)和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