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法合作出版成果
发布时间: 2012-07-19   浏览次数: 101

 

 

    《克隆人:法律与社会,第二卷比较》是2001年至2004年期间,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比较法研究所合作开展为期三年的《生物技术与法律》项目的第二年研究成果,包括200212月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举行的中、法两国著名学者的研究会论文集及研究综述。全书由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乃根教授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所长米雷埃.德尔玛斯-玛尔蒂教授主编,分别在法国(比较法学会2004)、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包括:

第一编 克隆人的科学、伦理与社会及法律思考

第1章       区分两种克隆的必要性和局限性(亨利.阿兰特)

第2章       关于克隆人的循思:从技术到伦理(傅继梁)

第3章       两种克隆在伦理与社会方面的影响(胡庆澧)

第4章       两种克隆及其人权法的思考(张乃根)

第5章       向着世界通用的共同法迈进(米雷埃.德尔玛斯-玛尔蒂)

第二编 生殖性克隆

第6章       关于人类生殖性克隆技术的辩论(米雷埃.德尔玛斯-玛尔蒂)

第7章       关于禁止人类生殖性克隆问题的哲学和人类学思考(罗杰-保尔.德罗瓦、马尔克.奥杰)

第8章       克隆人:生命与道德意义的再思考(徐宗良)

第9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克隆人问题(沈铭贤)

第10章    生殖性克隆与人法(米里亚姆. 布隆贝尔-莫可莉

第11章    生殖性克隆技术与专利法(克里斯蒂娜.诺阿维勒)

第12章    生命操作与克隆人(王德彦

第二编 非生殖性克隆

第13章    非生殖性克隆和人类胚胎(米里亚姆. 布隆贝尔-莫可莉)

第14章    人类干细胞研究及若干伦理问题(丘祥兴、高志炎、陈仁彪、沈铭贤)

第15章    胚胎、细胞源与人和人类符号象征(罗杰-保尔.德罗瓦、马尔克.奥杰

第16章    治疗性克隆和专利法(克里斯蒂娜.诺阿维勒

结论:研究综述 米雷埃.德尔玛斯-玛尔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