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运用状况的中日共同研究》项目
发布时间: 2012-01-10   浏览次数: 806

 

附件1:调研提纲

一.关于知识产权法的全貌(专利法,商标法部分另外列出)。

1.  著作权法及其配套法规情况:

名称,制定修改年份,主要内容。

主管机关明名称,职责,隶属关系(变迁)。

2.  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配套法规:

   名称,制定年份,主要内容。

   主管机关明名称,职责,隶属关系。

3.  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制度:

(1)    民事责任:相关法律,法规

   列出名称,并归纳其主要内容。

(2)    刑事责任:刑法规定

(3)    管辖制度

(4)    审判组织机构

二.关于专利方面。

1.专利法及相关法规情况:

名称,制定修改年份,主要内容,与TRIPS协议的对比分析。

2.直至结构体制。

   主管机关,职责,隶属关系。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局)的机构设置,组织结构,功能。(变革情况)

   地方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局或专利处)的机构设置,功能。

3.专利审批流程。

    根据现行专利和实施细则整理出文字,并作出详细的流程图。

4.侵权诉讼的程序。                   打击假冒行为的程序。

   可归纳专利侵权的各种类型。         假冒行为的各种类型。

5.中国专利的申请,审批情况(近5年即可)

   个年份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

   申请量,授权量的地域分布(国内,国外)

   国内可按省市列出

   国外按国籍列出。

   (资料来源:中国专利局每年的统计年报)

6.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情况。(近5年即可)

   每年全国受理,结案数量。

   每年上海市的受理,结案数量。

   并按分类统计:专利,商标,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其他。

   按地域统计:国内,涉外。

 

附件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评价指标

 

说明:

下表列出100项评估指标。其中,110项为知识产权管理环境方面的内容;1120项为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方面的内容;2130项为知识产权组织机构方面的内容;3150项为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内容;5160项为知识产权信息方面的内容;61100项为知识产权管理成果方面的内容。前60项为基本评价指标,后40项为水平评价指标。

序号

评估项目

评估

备注

1

主要领导是否熟悉知识产权的基本内容和战略意义

 

2

领导工作会议是否将知识产权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

 

3

是否在业务计划和经营方针中明确知识产权工作方针

 

4

是否已对全员进行了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和教育

 

5

是否拥有熟悉知识产权专业的专门人才

 

6

是否主动参与过国家或地方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会议

 

7

是否对本企业的知识产权资源进行过和核查清理

 

8

是否有专门的知识产权资料库

 

9

是否有知识产权工作专项基金

 

10

是否为知识产权工作机构提供了必要设备

 

11

是否已经形成知识产权战略方案及实施步骤

 

12

高级管理人员会议上是否讨论过知识产权战略

 

13

是否已对所有持股人说明了知识产权战略方案

 

14

是否已将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

 

15

是否已经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计划

 

16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再实施过程中是否得到基层认同

 

17

是否已形成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的部门计划

 

18

是否建立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的反馈和监控系统

 

19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是否具有配套措施

 

20

是否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条件

 

21

领导班子中是否明确了主管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

 

22

是否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主管机关

 

23

是否具有知识产权专门知识的专职人员

 

24

是否明确了知识产权部门的工作职责

 

25

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是否制定了明确的管理工作计划

 

26

是否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设备

 

27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计划中是否明确了管理的工作目标

 

28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计划是否得到落实

 

29

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内部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分工

 

30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否对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序号

评估项目

评估

备注

31

领导班子是否讨论过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构建

 

32

是否正式向员工公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33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否覆盖专利、商标、作品、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等主要专业领域

 

34

是否建立了专门的专利管理办法

 

35

是否建立了商标管理办法

 

36

是否建立了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

 

37

是否建立了技术秘密管理办法

 

38

是否建立了商业秘密管理办法

 

39

是否建立了商号管理办法

 

40

是否建立了技术成果管理制度

 

41

是否建立了技术成果奖励制度

 

42

是否建立了技术合同管理制度

 

43

是否建立了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

 

44

是否建立了知识产权保密工作制度

 

45

是否建立了技术转让管理制度

 

46

是否建立了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鉴定制度

 

47

是否建立了技术成果利益传承制度

 

48

是否建立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定期汇报与检查制度

 

49

是否建立了知识产权总结与评价制度

 

50

对上述制度是否进行过广泛宣传

 

51

是否已将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范围

 

52

是否已形成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计划

 

53

是否已开始实施产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计划

 

54

是否已将专利检索列为专业部门的经常性工作

 

55

是否已将商标检索列为专业部门的经常性工作

 

56

是否已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信息系统

 

57

是否已建立专利管理信息系统

 

58

是否已建立商标管理信息系统

 

59

是否已将本企业信息登陆网络

 

60

是否已将更新信息系统列为专业部门经常性工作

 

61

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是否充分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62

是否有效实施了知识产权工作计划

 

63

知识产权战略方案是否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64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否有效履行了工作职责

 

65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否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66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否对本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67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否有效促进了企业地技术创新

 

68

企业新增资产中知识产权贡献率是否是主要方面

 

69

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后专利权项目是否明显增多

 

70

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后商标利益是否得到明显保护

 

 

 

 

 

序号

评估项目

评估

备注

71

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后技术秘密是否得到充分保护

 

72

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后商业秘密是否得到充分保护

 

73

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后是否有效避免了知识产权纠纷

 

74

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后是否有效管理了计算机软件

 

75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地部门协调是否令人满意

 

76

是否已对智力成果创造人实施过奖励

 

77

专利战略是否已见成效

 

78

商标战略实施是否已为创企业品牌发挥明显作用

 

79

是否已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行过全面修订

 

80

是否已将知识产权业绩作为工作成绩的考评指标

 

81

是否已形成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专门班子

 

82

是否已向外国申请专利

 

83

是否已获得外国专利

 

84

是否已向外国申请商标注册

 

85

是否已获得外国注册商标

 

86

是否拥有专门研究国内市场知识产权问题的人员

 

87

是否拥有专门研究国外市场知识产权问题的人员

 

88

是否拥有知识产权代理人、法律顾问或律师

 

89

是否拥有主管专利、商标、作品、计算机软件许可工作的机构

 

90

是否对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实绩进行过评价

 

91

是否已向其他单位转让或许可过专利权

 

92

是否已向其他单位转让或许可过商标权

 

93

是否已向其他单位转让或许可过著作权

 

94

是否已向其他单位转让或许可过技术秘密

 

95

是否已向其他单位转让或许可过商业秘密

 

96

是否已向其他单位转让或许可过计算机软件

 

97

知识产权工作是否获得过地方奖励

 

98

知识产权工作是否获得过行业奖励

 

99

知识产权工作是否获得过国家奖励

 

100

知识产权资产是否已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