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化
在知识产权运用比较好的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利化也比较成功。比如上海宝钢近三年的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分别为:
数量/ 年份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专利申请数 | 110件 | 132件 | 166件 |
专利授权数 | 112件 | 121件 | 103件 |
由于行业的特点,冶金企业的创新除产品和装备外,生产工艺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诸如生产工艺方面的创新,有些以技术秘密的方式加以保护更有实际意义,所以技术秘密在企业知识产权中的份量较重。截止2001年底,上海宝钢共审定技术秘密1269项。上海宝钢拥有注册商标107件。其中,“宝钢”商标于2000年被上海市认定为著名商标,2001年又获得首届中国国际商标知识大赛公众问卷调查“中国最受欢迎商标”称号,现正申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华虹(控股)拥有100多件专利,主要都是集成电路的专利。但是,华虹(控股)的自主知识产权中,核心技术及其专利较少,主要的专利集中在小发明(改进型、实用新型等),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用于技术开发资金不足。
上海石化截止2002年11月,共有49项发明专利申请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此外拥有37件注册商标,其中“三人”商标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恒源祥拥有100多件注册商标,是该行业内首家被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此外,还拥有10多项专利。
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量还比较少,而且基本上是中国专利,在外国申请和获得专利极少。据统计,上海地区40万家企业拥有自己专利的企业约5千家,只占1.2%。绝大数中国企业缺乏自主的专利权。这对于中国企业增加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极为不利。相对而言,上海宝钢等中国著名企业可谓知识产权的权利化“佼佼者”。